第X国际

主观理解

历史上存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第二半国际、第四国际、第五国际这六种提法。

  • 第一国际:又称“国际工人联合会”,由马克思领导,于1864年成立,于1876年解散。历史意义集中在思想的宣传和发展方面。巴黎公社运动由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和领导。[1]

  • 第二国际:又称“社会主义国际”,由恩格斯领导,于1889年成立,于1914年解散,活跃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其中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机会主义开始泛滥,因此1896年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开始形成。[2] [3]

  • 第三国际:又称“共产国际”,由布尔什维克领导,于1919年成立,于1943年解散。中国于1922年加入第三国际,于1940年中断联系。[4]

  • 第二半国际:又称“维也纳国际”,于1921年成立,于1923年与伯尔尼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5]

  • 第四国际:又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由托洛茨基领导,于1938年成立,活跃至今。活跃期间组织发生多次分裂。[6]

  • 第五国际:并不是单一的组织,而是泛指第四国际后部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尝试创建新的国际联盟的努力。“争取第五国际联盟”于1990年改为现用名称,现已解散并合并入英国工党。[7] [8]

评论